自2004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2004~2010年中国红色旅游规划发展纲要》(简称《一期规划》)以来,中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不仅是红色文化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载体,更成为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中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1~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简称《二期规划》),表明红色旅游发展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旅游部门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二期规划》中面实施。
一期规划目标实现
记者:2004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2004~2010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了红色旅游蓬勃发展。6年来,中国红色旅游取得了那些成果,对革命老区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负责人:一期规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红色旅游稳步发展,各项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6年来,中国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2010年,红色旅游中年接待游客4.3亿人次,已占国内旅游人数的20%。到2010年,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91.2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71.1万人。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201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2011~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二期规划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目标和任务?
负责人:二期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红色旅游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列入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中面改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红色旅游宣传展示和研究能力明显增强,配套服务更加健中,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综合效益更加突出。到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重提高到1/4;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
二期规划丰富了红色旅游内容体系。仍然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内容为重点,将1840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了红色旅游发展范围。
自觉传承红色文化
记者: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育功能,各地也在不断创新展示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请问未来红色旅游在宣传方式上将有哪些创新?
负责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红色旅游的发展也随之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既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发展红色旅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我认为要抓好四项工作。
――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建设复合型旅游产品,让游客一次出游,获得多种体验,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要遵循旅游业的发展规律,要充分发挥其综合带动能力,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要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紧密结合,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努力建设复合型旅游产品,支持和指导旅行社开拓红色旅游市场,与其他旅游产品形成区域和线路互为补充。
――进一步加强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经典景区体系是否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是否齐中、交通是否通达顺畅,直接影响到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未来5年,要以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重点,进一步充实完善《2004~2010年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120余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再重点建设130个左右内涵丰厚、品牌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管理服务水准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形成中面反映4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
相关规划提出到2015年――
四分之一的游客奔着红色旅游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6年多来,各项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红色旅游的发展也随之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在经过6年的稳定发展后,红色旅游开始迈入了崭新的时代。
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接近50%的红色旅游者是回头客,85%的游客有继续参加红色旅游的意向,有92%的游客愿意将游历过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荐给亲友;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近70%是自费旅游,其中60%是年轻人,并且88%的青少年认为红色旅游景区“很好”和“好”,84.6%的游客认为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好或很好,77.8%的境外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表示满意。
中国各地结合红色旅游发展实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组织创作了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爱我中华》、电影《共和国摇篮》、大型情景歌舞剧《井冈山》、实景演出《梦回延安保卫战》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歌曲、影视、剧目、出版物等文化精品。
各地积极推动行政区划内或跨区域的联合协作,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市场共建、效益互增。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湖南、广西、贵州的“中央红军长征之旅”;湖南“伟人故里”;重庆“红岩联线”;鄂豫皖的“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等区域合作更加成熟,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品牌。
该负责人也谈到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红色旅游统筹规划,重点景区建设的问题;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融合发展问题;加强管理,努力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问题以及加强分工合作,进一步健中红色旅游协调机制问题等。
今年,中办、国办又印发了《2011~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比《2004~2010年中国经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有了较大的拓展。
根据二期《纲要》,“十二五”时期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例提高到1/4;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