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曾艳珠、高敏华
图/由驴友李东、纯真提供
上周,本报追星计划系列报道引起了众多读者关注。我们或许没有颂伊那么幸运,可以与外星俊男谈一场恋爱,但至少可以像允才一样,观测并拍摄喜欢的星星。想象一下,当繁星满天、当流星雨驾临、当罕见的日全食现身……你都可以看到它,拍下它,将它永远保存下来,该是多么美妙的一种体验。
今日,我们请来了两位本地“追星”驴友,介绍那些年他们追过的星星。原来,天文拍摄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一个基础天文望远镜、一个长焦相机、一个赤道仪,再加上一点幸运和一颗“追星”的心,总共花费一万元以内,基本可以捕捉到各种星星的“倩影”了。
望远镜架楼顶 随时看星星
摄影爱好者李东从小就是个天文迷,中学时就自学掌握了望远镜的制作和组装。1985年末1986年初,李东凭借出色观测技术,观测到了哈雷彗星的踪迹,并做了记录。他也成为当时佛山准确观测到哈雷彗星的第一人。当时,佛山组织了一个观测队,专门赶赴海南观测,正读高一的李东有幸成为观测队两名队员之一。这次观测让李东大开眼界,他不仅使用了天文台提供的专业望远镜,还接触到了天文拍摄,并给哈雷彗星拍了照。自此之后,李东爱上了天文摄影。
“追星”三十多年,李东丝毫没有厌倦,反而越来越着迷。用他的话说,观测、拍摄星星,就像小伙子等待喜爱的姑娘一样,如能见到它的“倩影”,那种欣喜是无以言表的。
李东住在顶楼,他的望远镜、简易赤道仪就架在楼顶,随时准备观测夜空。在没有特殊天文现象时,他就拍摄大星座的星云,比如春季猎户座会“现身”,他一般会连续观测好几个小时,忍受料峭的春寒,把它拍下来。
有特殊的天文现象时,李东一般会和伙伴驱车几十公里,寻找没有光污染的乡间或山上,架上相机,捕捉一个全新的星世界。
炸鸡+啤酒是拍星轨“标配”
摄友“纯真”小时候,父亲就订了《少年科学》,每月一期,她看得津津有味,非常向往神秘的太空。
2001年,33年一遇的狮子座流星雨爆发时,她跟几个朋友晚上开着摩托车,一起到三水乐平的一处乡间拍摄。那里没有光污染,视野开阔。子夜时分,流星雨驾临时,男性们都忙着拍摄,纯真一边拍,一边激动得大叫。同行笑她,“嘴巴不要张得太大,小心星星掉进嘴里。”讲起这次奇妙的拍星经历,纯真大笑不已:“晚上冷得在稻田里蹦蹦跳跳,引起附近村屋的狗猛叫,村民以为有贼,还亮灯来盘问我们。”
最近几年,她常和朋友去保护得非常好的三水大南山拍摄星轨,几个人支起帐篷、打上地铺,架好相机,设置好30秒一张连拍。然后,他们开始像《来自星星的你》一样,就着冰凉的啤酒,大快朵颐香喷喷的炸鸡腿,非常惬意。“当然,我们是早就知道‘炸鸡+啤酒’是对绝妙的组合。”她哈哈笑着,“韩剧中,下初雪时,要吃炸鸡喝啤酒,我们是拍星星时会享用。”
攻略
1.怎样选择拍摄点?
“拍摄的地点,根据天象出现的位置,选择你能够到达的最佳地点。例如哈雷彗星是出现在南方,所以越往南越好,在可选范围内就选择了海南。”李东说,在选择拍摄星星的最佳地点,需要考虑到旅游成本,以可到达性、舒适程度、饮食起居方便为原则。例如到外地追星,最好选择大城市,大城市的交通、食宿都比较容易解决,在选好的地点附近找旅馆,节省时间,方便拍摄。
2.拍摄需准备哪些器材?
拍摄不同的天文现象,需要的装备和器材不同。一台高感不太差的相机、一台可以倒计时拍摄的相机,三脚架,快门线、广角镜头是必须的。当然,要拍到好的天文照片,还要有一点运气。
例如彗星一般出现时比较暗弱,一定要用赤道仪跟踪,长时间曝光,才能拍下来。选择小型可加装单反相机的天文望远镜,捕捉到彗星的几率更高。极个别亮一点的彗星,可以用广角拍。不过,这种大彗星几十年才出一个,很少见。
又如拍流星雨和星轨,都要连拍多张,后期合成漂亮的照片。前者要准备表现好的长焦相机,后者要准备带B门、快门线、有广角镜头的单反。拍月全食,则要架好望远镜、赤道仪和长焦单反相机,等待月全食出现按下快门。
拍日全食,则要准备墨镜、滤镜、赤道仪、可装单反相机的望远镜,最好还有一台摄像机。最好两人一组配合,有一个人负责拍摄,一个助手帮忙换镜头。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很短,想要最好的拍摄效果,两个人可以掌控三台机。
3.拍摄时间如何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去外地拍摄,最好提前一天到,了解拍摄条件。若在本地拍摄,也要提前两三个钟头架好相机,很多天文现象的预告并不太准,一般要提前两三个钟头准备好。有时候拍摄需要一整晚,带好御寒的衣物、食品、水。在高山上拍摄最好结伴,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