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沙将进行改造 总投资约5亿 动工后争取两年完工
因亚运会成名的海心沙,在保留原址沉寂一段时间后,将进行赛后开发利用。未来这里不仅会播放露天电影,还能尝地道美食、饮咖啡早茶。看台后的停机坪还将升高17米,变成观景平台。
昨日,广州城投集团对海心沙的赛后建设思路进行了通报。这样的都市大客厅你会喜欢吗?
昔日梦幻地 今成“背景板”
湖南来的许晓薇,昨晚一到广州便兴冲冲赶到海心沙,“在电视上看亚运会开闭幕式,这地方很梦幻”。但当她身处其境却深感失望,“这与我心中的海心沙相去甚远”。
三年前,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在这座17万平方米的小岛上举行,美轮美奂的表演,集聚全球目光,将这个珠江小岛,抬上广州城市名片的荣誉顶峰。三年后,海心沙却今非昔比,剩下单调、褪去光环的旧场馆。游客只是远远地观赏它,将它作为一块拍照“背景板”。
旧了,生锈掉色现裂缝
记者昨日在海心沙心痛地发现,管理单位虽每年投入巨资维护基础设施,但经过风吹日晒,黄色、白色坐椅都已开始掉色。
四个白云之帆仍然保留,巨大可升降的桅杆伸向空中。当年百名战士曾利用这些道具,将亚运开幕式推向高潮。如今,这些“宝物”留在原地,有地方开始生锈。
亚运开闭幕式重要元素“海洋之舟”也保留并迁至喷泉广场中间。记者发现,与海心沙刚开放的时候相比,“海洋之舟”颜色明显暗淡了很多。
记者还看到,公园内的“星光大道”历经踩踏、风吹日晒,已出现裂缝,蓝白色涂层开始破裂。
“冷”了,游客常败兴而归
“海心沙,亚运会开幕式的主会场,这点吸引了我过来,但我实在找不到什么看点,只是绕场一周。”专程从中山赶来看海心沙的吴均有些无奈。
在场馆外围的一号桥附近,则是海心沙亚运公园另一重点区域“巨船喷泉”,这也是海心沙亚运公园内唯一鲜活的景点,但这也是有时间限制的,除了每天“规定动作”外,大部分时间,只见喷头不见泉。
少了“看点”,不少游客仅把海心沙当作拍照“背景板”。来自北京的郑先生告诉记者,他慕名到海心沙内一看,除在场馆内停留了几分钟,拍了一张照片外,没有一点让他心动的地方。
难了,免费后“颗粒无收”
“没收入来源,每天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维持运营。”广州新中轴公司负责人表示,长期闲置,不利用开发,并非保护亚运遗迹的理想方式。
记者看到,海心沙中区、东区核心部分,原封不动地保留亚运会开闭幕式时的建筑,连一间小士多都未增加。
2012年国庆前,海心沙开始免费开放。这也意味着,海心沙收入近乎为零。
据了解,今年8月,广州新中轴公司公开招标海心沙中区部分的维护管养,包括看台六楼以下坐席区域、首层广场等区域,占地约22万平方米。
招标的服务内容包括环卫保洁、绿化管养等七方面,政府补贴以及管理单位总投入超过千万元。
我希望
保留亚运元素
在环市路证券公司工作的许蕾:
海心沙无论怎样开放,都应保留亚运元素,亚运会是广州迄今举办的最有影响力赛事,很值得骄傲。海心沙集合了这届亚运会中最为经典的元素,应该予以保留。
增加基础配套
市民刘飞:
应该保留原有的公园部分,让市民可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目前海心沙上市民休闲配套设施还不够多,比如桌椅、公厕、餐饮等都还没有,即使有游客想来这里买点亚运会或者有广州特色的纪念品、特产,也没地方买。
在广州一家设计院工作的吴海:
目前海心沙元素太单调,这么好的环境,可以开辟一些吃饭或者休闲的地方。
有特点更时尚
在西塔一家投资公司上班的胡剑:
除“规定动作”,还应增加与周边的高端商业区、金融区相匹配的时尚、休闲,能够让人记忆犹新的元素,比如一到巴黎就会想到香榭丽舍大街、红磨坊,在香港会想到兰桂坊等,以后人们一见到这些元素就会想起海心沙。
怎么办
赛后场馆利用难倒世界
记者了解到,海心沙在去年作为免费公园向市民开放,但赛后如何利用,一直没有定论。
据了解,在亚运会举办前,广州亚组委就已设立专门部门,对国内外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200多页的调查报告,但要改变现状并非易事。有关负责人坦言,“场馆的赛后利用和管理历来都是亚运会举办城市最大的难题。”
奥运会、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从来都是世界性难题。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随着商业奥运模式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大型综合运动会后大量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而且进一步发展到对现有场馆利用进行思考和探索。事实上,自奥运会申办成功之日起,大量体育场馆如何延续运营即成为横亘在主办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间,虽有局部成功案例,但总体存在管理和运营等多方面问题。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30多个奥运场馆,每年1亿多欧元的巨额维护费用成为雅典的大包袱;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部分场馆废弃,少数场馆被迫拆除卖废旧建筑材料;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后,高昂的场馆设施维护费用让长野叫苦不迭。
海心沙及其他亚运场馆有无赛后利用的必要,这份调查报告得出了结论。经过对国内外场馆赛后对比发现,充分利用赛事场馆可提升广州整体形象,但怎么利用,又将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市民对公共空间等多方利益?这成为一道需要破解的难题。
答记者问
改造后全岛免费开放
解读
昨日,广州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黄家添、广州市城投集团总经理助理陈强就海心沙赛后利用建设问题向本报记者进行了详细解读。
市民广场
性质不变
据介绍,海心沙赛后利用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亚运公园、市民广场的性质不变,原有建筑和新建设施全部向市民开放。“海心沙赛后利用要依据为市民服务的原则。”
据城投集团负责人介绍,海心沙将按照“亚运名片、市民广场、国际时尚”三个功能定位,对原有设施进行适当改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改造成为广州市体育运动、文化活动,兼具休闲、购物美食等功能的市民公园、旅游场所。
三区全部
免费开放
现在海心沙公园开放的只是中区、西区一部分,东区目前围蔽,没有改造好。海心沙改造后的开放范围将从西区、中区扩展到东区,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
公交如何接驳?
一年后建成永久码头
未来公交车附近停靠
目前东区的临时水巴码头已启用,永久的水巴码头会考虑设在中区,位于APM线和地铁三号线的中间。这个方案广州市交委正在做前期研究和设计。方案一定,还需半年到一年的才能建成。
另外,目前到海心沙的公交车站设在临江大道,将来还会增加到海心沙的公交车,现在正与交委方面研究,在海心沙附近的大巴停车场设立公交站点,将来市民坐公交车,下车后只需步行3到5分钟就能到海心沙。
维护成本多少?
改造后实现收支平衡
维护费无须政府埋单
近两年,海心沙每年的运营成本大约控制在3000万元以内。市里每年给海心沙的财政补贴有1000万元,不过财政补贴不足以支持海心沙的运营,其余费用需要由城投集团自筹资金来解决。
目前,舞美设施的维护成本很高,如4个帆8个屏的动力起重设备需要经常维修,每次维修费用起码要100万元到200万元。LED灯维护也很花钱,喷水池的水下设施是个升降舞台,维护成本比较高。
改造之后,通过企业市场运作,获取演唱会、产品发布展示等租金收入,来弥补运营维护成本的缺口,可以实现自我收支平衡,不用财政埋单,不掏纳税人的钱。
改造费用多少?
总投资约五亿元
开工两年内完成
据估算,海心沙改造费用,西区控制在3亿元内,主要是装修,东区控制在2亿元内,中区改造不用大变,主要竖个火炬塔,费用不多。具体投资费用以发改委立项为主,按市场规则进行估算。至于改造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要看什么时候能够动工。现在改造方案需要政府部门认可,报规划局之后,要经规委会讨论,待走完程序许可、动工之后争取一年到两年之内实现海心沙赛后的全部改造。西区和东区的改造同时开始,中区将保持开放。在西区和东区改造完成开放之后,中区将用最短时间进行少量改造。
如何贴近市民?
设名人讲堂放露天电影
成市民吃喝玩乐的广场
将来西区的改造将通过招标,寻找合作方,合作方式依法按合同约定。东区和中区改造的主力还是广州市城投。
现在很多高端品牌,希望利用海心沙区域召开产品发布会,将来会考虑在东区专门做展示厅。同时,作为市民公园,确保亲民性,需要有中低端商业服务、餐饮,吸引市民来逛公园、喝早茶。
中区这边演出将是常态性的,电影、合唱、广场舞都可以,力图把海心沙变成能够吃喝玩乐的公共市民广场,还会考虑增加儿童活动区域。
将来会在中区提供露天电影院,周末晚上7时半到9时半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正在试验阶段,利用中间两个帆屏的下屏部分,来放《珍珠港》等,屏幕比一般电影院屏幕还大,不过目前LED的画面还不如电影院清晰。
另外,中区也会考虑搞文化沙龙、文化讲坛,请名人来为市民做大讲堂,引进合唱团等。在码头举办游艇展。
停机坪保留吗?
看台后将建三层设施
市民可17米高处观景
西区看台后的位置,原来规划有停机坪,现在停放着亚运火炬。改造之后,停机坪的功能还继续保留,不过会抬高17米,成为市民观光游览的平台,将来从这个位置看电视塔、珠江、二沙岛、花城广场,视野非常开阔。这里还会配套建设三层休闲设施,包括引进咖啡馆、餐饮等设施,考虑建设一个类似岭南新天地的地方,会增加5000米的建筑面积。
不过这个改造方案能否顺利进行,需要走程序,听听市民意见,看市民是否同意建。
规划
分区改造
记者了解到,海心沙赛后利用将分为西区、中区、东区三大块进行,不同区改造的内容也不一样。
据介绍,西区作为综合服务区,将整体保留海心沙亚运遗产建筑外观造型,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均基本不变。记者了解到,改造将主要对看台内部进行空间优化和利用,补充完善观光、休闲、餐饮、演出、文化创意、广东旅游特产展示等服务功能,将原集散平台适当向西延伸和抬高,增加亚奥文化及生态元素,成为全开放式的市民游客观光平台。
中区作为文化表演区,将保留喷泉、舞台、帆屏等亚运舞美设施,在星光大道东端竖立起亚运火炬,在舞台地下空间邻近APM海心沙站设置亚运博物馆,丰富亚运文化内涵。此外,这里还将建设露天电影剧场,策划常态演出,丰富市民和游客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原安保码头调整为水上巴士码头,完善地铁、客轮、公交的交通接驳。
东区作为展览会议区,将对原来留下的陈旧、分散的部队旧营房进行拆除,重建一栋面积与原地上建筑面积相等的具有综合展览、会议和体育功能的三层新建筑,建筑高度也不超过原来建筑,最大限度保留树木,将向市民游客开放空间扩大到海心沙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