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将至,大伙都盘算起外出旅游来。种种般般,皆须考虑。
外出旅游,需要带些什么?
这还用问,谁都会说:带足钱,带足衣服,带上生活用品,或者还可以带上指南针、炊具和帐篷之类,如果是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准备在荒僻的云山大漠中宿营的话。
这些,当然很对。我只是想补充一点:让背包再腾出一点空,以便再带上一两本书。
可不要误会,我一点也不想扫旅游者的兴。旅游,就是要玩,就是要享受。具体说来,就是要在身体运动过程中,得到美的欣赏和精神的陶冶。
不过,我要说,当人们缺乏关于游览对象的有关知识时,这“欣赏”、这“陶冶”就大大打了折扣。
我总是忘不了七十年代在杭州游苏堤,一个游客装束的北方青年人这样问他的同伴:“这苏堤,是苏联援建的吧?”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苏堤的来历,料想他也就难以知晓整个杭州西湖的历史了。于是,柳永的颂词、苏东坡的赞诗,连同历朝历代的文人雅会、优美传说,尤其是岳飞与秦桧的那场事关民族命运的事件,所有这些本来足以激发人的热情、联想,使人的精神感官得到最充分的活跃机会的酵母,可在他却一无所获。西湖在他的眼里,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大水塘而已。
“要了解风景的好处,可以在出发前就准备嘛。”大概有人会这样说。
也对。就读书为旅游助兴而言,确实不必临阵磨枪。但是,须知旅游又可以反过来为读书助兴。英国作家毛姆说过:“我读书必须拥有特殊的心情,同时需要一个心爱的环境。我喜欢在夏日傍晚的时分,在花园中读诗;坐在可以眺望大海的峭璧上,躺在满生苔藓的林中坡地上,从袋中掏出一卷诗集来读。”不是所有的书,但确有一部分抒情类文学作品,在你处于跟它反映的景致或气氛相近的环境时来阅读它,它的韵味与芳香特别浓厚而悠远。站在高山之巅诵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面对无边大湖吟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是比在逼仄的斗室里阅读它们要容易唤起美感的共鸣吗?眼前美景手上书,适宜的环境便于沟通书中描写内容与你感情的联系,这时你会感到书变活了,变成了立体的,真是喜不自胜!放下书本抬眼望,你会“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真是美不胜收!
眼下,旅游的好季节将临。请你收拾行装时不妨试试我的建议:让背包腾出一点空,装上一两本书,如何?
作者:司徒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