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年寂寥的石板街上,魏晋风骨的深宅大院一个接着一个,岁月次第在我们眼前展开,明清的大宅和民国的牌匾,上改的标语和文革的主席像,间或巨大的古椿树在屋厝间茂盛地伫立着,时间电美好地停滞着,我恍恍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这厚重的魏晋冠带和那阳光下的海滩,或者细雨中的岛,清寂的通向大海的公路,公路边上迷蒙嶙峋的树,或者那些丛林般巨大的风车,居然奇异地融合着,成为你意外的潮汕。
当时只道是从前
是日,崭新的深惠高速公路在雨后的晴空下格外美丽,上午十点,我们驾驶着两辆斯巴鲁森林人从深圳出发。同行者:我,著名摄影家吴中平,摄影记者文靖,以及亚洲铜设计的海燕、俊腾、一杭等8人。经稔山转上深汕高速,午时,途径鳊门服务区享用了一顿美味的隆江猪脚饭之后,我们继续前行。过鲘门进汕尼,一路景色旖旎,几乎贴着大海而行。下午3点到达汕头的前哨达潦,下高速直扑达濠古城和青云岩景区。
达濛古城
在一片低矮拥挤的老房子之中,一个古意盎然的城门洞豁然伫立,过门洞,一时恍惚:那街市,那屋厝,那古意扰存的布衣老者,那凌乱而亲切的榕树光影,那嬉笑着看我们镜头又跑开的孩童……恍若时间停滞,回到三十年前一船。
斗转数十米,前行者曰“已经到头了”,“达濠古城这么小啊?”我诧异着,遂即也释然着,大了还能这么古风扰存吗?再前行,至青云岩,汽车蜿蜒登顶,望东边的大海,除下午的海水瓦蓝瓦蓝的之外,绿树掩映之中红墙金檐的寺庙和它后面的白色现代建筑气象台颇为对比,倒也成趣。
汕头小公园
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中心,亦是汕头旧城的胜迹,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
尽管已经无数次地来到过这里,但是还是如初次一般的心情,看那同样恍若似时光倒流的岁月,而这次,时间返的更是久远,我真真地需要分辨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境。
老妈宫
不远处的老妈宫亦是我爱去之处。老妈宫即天后宫,毗连关帝庙,香火同盛,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庙宇相连,在全国各地极为罕见。我最喜爱的其实是那屋顶上的嵌瓷,庙宇的墙壁已随岁月变得黝黑斑驳,而那嵌瓷的屋脊却异样的华丽无比,晶莹而润泽,仿佛新贴的一船惊艳,却又比新的来得厚重而又内敛,这大概就是岁月的风骨吧。
老蚂宫和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而它们的建成,其实就是汕头的开端。在明末清初,这里的海滩叫做“汕”,渔民在这里出海和晒网。清嘉庆年间,人们在这里修建天后宫和关帝庙,渔船出海和潮人过洋,都要在这里拜別祭祀,乞求平安,包一点香灰和泥土带上,以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汕头美食
拜毕,已是夕阳西下,大家饥肠辘辘,恰巧老妈宫对面有著名的汕头小吃——“著名老妈宫棕球店”,棕球,粽子也。大家吃罢赞口不绝,忙认真研究店家如何制作,店家笑曰“你们明天早上来看吧,我们早上六七点包棕球。”
吃罢棕球,晚餐才真正开始,不远处福合路上的阿鸿海鲜大排挡才是今天晚上我们的目的地。地道的潮汕海鲜让人胃口大开,一顿饕餮,风卷残云,直呼过瘾。
及夜半,磅礴大雨,杀到金砂东路的朝阳庄,又去著名排档“朝阳老地方大众食馆”喝粥,所谓喝粥,其实就是宵夜,只是主要衬之以白粥,而各种生阉的海鲜、诱人的鱼饭、鲜美的地方小吃才是正题。
饕餮早晨
晨起,疾驰至小公园,拍摄“著名老妈宫棕球店”的制作工艺,也顺便用这么美味的棕球果腹,不过,只敢浅尝一点,原因是我们下面还要品诸多小吃。既食,转街福平路,吃那些馋人的芝麻茶(芝麻糊)、各种粿汁(也叫粿条,类似米粉)、牛肉丸等。恰有两家不同味道的芝麻茶,中间一家卖粿汁的,于是,餐开三家,食摆数种,芝麻茶、杏仁茶、绿豆饼、猪肠棵子摆的琳琅满目,大家忙像抢凳子的游戏一样轮番转动屁股换桌子吃美食。饱之,全部人马皆洋溢出幸福状,向西过街至福合路路,有两家著名的牛肉丸,我们行至前一家,为著名的老字号,挺着饱满的肚子艰难地品尝,感谓曰:“美食家的活也不好干呀!”
生活在汕大 意外在隔壁
美丽的汕大
上午九点半,西驰往传说中美丽的汕头大学。景致秀丽的汕大校园自然而随意,阳光暖暖地透过林荫道上的树叶在地上洒出斑斓的光影,安静的校园间或有清脆的笑声荡漾,各色花儿正路边枝头或山上水边开得热烈,而那水库里一池无垠的碧水最为碧绿醉人。想那平日里水气氤氳的早晨或者黄昏,那些阅读的人、晨练的人、恋爱的人亦是风景里的风景了。忽然间,一只白色的鷺鸟忧雅地从水边的灌木中跃起,扑棱棱地滑过那水边的恋人,以及我的心头。
美丽优雅的汕大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耶大片相连的白色建筑是学校的教学楼,体量和风格恰到好处,严谨而不事张扬,却又与那绿色校园百般协调,而新建的汕头图书馆,则是这个建筑之花的明珠,被誉为“全亚洲最美丽的大学图书馆”。那宁静的建筑像是躺在水面上的一本线装书,水和阳光在其间流动,衬着竹影和墙面镌刻的诗句,把人心头旁骛涤荡干净,只剩下那散发着光芒的书籍在等待着我们。
离开的时候一路回望,那白色的美丽建筑边上,大片大片的凤凰花开得鲜红而伤感,那一地的落花,可是即将离校的学子不舍的眼泪吗?那凤凰花开的路口,谁又将伤心欲绝不能自己?
乌美古村
参观完毕,由汕大教授林凯龙先生引领至汕头大学往西不远的揭东县乌美村。而乌美村作为不为外人所知的潮汕古村落代表,成为我们这次的主要目的地。而如此美景却在汕大的隔壁,真是惊喜而又意外。
至乌美,其山水形胜,屋舍俨然,间或有古榕参天,溪塘中闲鸭信步,众人皆惊,不能自己,大呼秀美云云。其村前有清清的池塘,其后有苍苍的邹堂山,并引山泉水环村而过,其古意盎然,扰在画中。绕塘穿村至村中央,在高台之上有一雄伟之石牌坊,上刻“科第世家”,过之,有“郑氏祖祠”屋宇轩昂。原来乌美村创建于晋代,村民皆姓郑,郑氏先人随中原汉人避乱南迁,在这里落地生根。其祖祠建千明代,“科第世家”的牌坊则见证了郑氏一族的荣耀辉煌和书香薪火。信步村中,鸡犬相闻,炊烟缭绕,厝前榕下,笑语相闻,仿若我们就是归入,而不是过客。
从乌美出来返汕头路上,有一莲花饭店,其鲜其美一直耿耿于怀,好久不吃已经相思甚重,此刻终于可以一慰肠胃了。热情的店老板亲自端菜,引得大家海菜必问,然后边吃边叹,像王受之老先生那样:“你们说说,汕头这么乱七八糟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呀!”
风中有朵海鲜的云
南澳岛
食后已经午后三点,驱车穿过闹市,直扑澄海那边的莱芜码头,计划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南澳岛,南澳岛也是中国唯的海岛县,岛上风景绝美,海滩诱人。候船的时候,不知是谁说:“快看呀,风中有朵海鲜的云啊,我闻到了海鲜的味道”。及夕阳两下的晚上点,我们和我们神勇的斯巴鲁终于在暮色中渡过海峡。登岸后驶入岛上的环岛公路,看暮色中随风摇动的树木,树木外迷蒙的大海,眼前干净而寂寞的公路,心中竟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也许一直喜欢大海,喜欢岛屿,喜欢无尽绵延的公路,心中多少次期待那拉风在海岛上的场景。然而,当它们,一起地,突然地向你而来,你会怎样?
晚入住南海阁大酒店。拉开窗帘,被外面巨大的海面吓了一跳,波光粼粼、渔火点点,美不胜收。步出酒店至对面的南海阁海外大排挡,这是高人指点的岛上海鲜必食所在。少顷,大盘大盘的海鲜上桌,鲜得醉人,大家彻底崩溃,一顿狂吃狂饮,连我们的小美女一杭也部整支啤酒大口豪饮,只是热情的酒店老板沈先生过来陪我,只好斯文收敛了一点,不算过瘾。
晨起,大雨滂沱,窗外的海依然美得慑人,那铺天盖地的海连着铺天盖地的雨,排山倒海而来,我们默默地欣赏着,也默默地等待着。早餐后。天略放晴,我们沿着岛上南側的环岛公路一路向东,然后再折向北。沿途观宋井、云澳湾、青澳湾等人文与自然景致,不胜欣喜,雨时断时续,我们也时喜时愁。途中,我在石阶上被狠狠地摔了一把,弄得大家紧张万分,好在编辑部准备充分,车上从矿泉水、零食、地图到急救包一个不少,有经验的吴中平老师亲自给我包扎止血,大家也是扶腰的扶腰,擦血的擦血,搞的我感动不已。
斯巴鲁撒了点野
天色依然不是很好,时时大雨,我们思慕好久的岛上那些巨大的风力发电风车群,只在沿途雨雾中半遮半掩地遥望了一眼,只有一只孤独的苍鹰在我们的车顶不依不舍地盘旋着。在最后的半圈环岛公路上,我让我的斯巴鲁2.5T小小地撒了点野,在无人的路上,音乐开的山响,我们一路疾驰,一个漂亮的过弯!那海风呼啸从窗外掠过,“真TMD的完美”!忍不住在心里暗自赞了自己一把!
赢得江山都姓韩
潮州古城
下午三点,驱车登船,向心爱的南澳岛道别。四点下船,雨停、登陆,经G324国道和S231省道,过混乱不堪的澄海。及潮州,天色向晚,雨又骤起,急急奔赴韩江边上的湘子桥和韩文公祠,吴中平和文靖两位摄影师冒雨工作拍摄,特別是吴老师为寻找最佳机位不胜卒苦,寻觅再三,终于在大雨中敲开一户人家爬上楼顶才拍摄出了满意的画面。
雨中的湘子桥烟雨迷蒙,一如江南般地令人心变的柔软,那精巧廊亭链接的廍桥和那十八艘梭船连接的浮桥在水中相连,烟波浩渺,水墨淋漓,如梦似幻。驻足凝望,回首背后,秀美的韩山和韩山怀抱的韩词(韩文公祠)也“书香与烟雨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了。
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可见湘子桥在人心中之地位。湘子桥即广济桥,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韩江之上,西接东门闹市,东临韩山(笔架山)。初为浮桥,建于宋,后相传唐时韩愈刺潮后,深感百姓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韩湘子邀请八仙相助,遂成后来“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记得初次来潮州,友人曰:你来潮州便是回家,我忙问此话怎讲,他说,潮州江山都姓韩呀。原来,文起八代之宗的大文豪韩愈因为谏书皇上被贬谪僻处岭外、荒凉落后的潮州,韩愈以贬官身份却不以己悲,而全心为潮州百姓,他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延师兴学等,用书面语形容为“点亮了潮州文明的火把,烧去蛮荒与落后,整体性地推动潮州的社会历史前进步伐”。故“贏得江山都姓韩”是也。
傍晚,去潮州小吃最为著名的老字号“府城小食店”品尝地道潮州小吃,计有:糍壳裸、咸水棵、虾仁韭菜粿、炸凤凰豆腐、牛肉丸、墨鱼丸、香煎白饭桃、金黄南瓜饼等,其中糍壳棵是潮州小食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潮汕风味的一种。糍壳粿的外观非常精致,呈桃型,上面印有代表“平安吉祥”等寓意的字符。因呈桃型,故也名“红桃稞”。
夜宿潮州,一晚无话。思衬“潮州”之得名,查之,得如下: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后人也有诗句:“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开元寺
晨起餐毕,游开元寺、牌坊街、乙略黄公祠、老潮州府等一众城中胜景。
开元寺全名开元镇国禅寺,为唐代开元年间所建大寺,是岭东第一名刹,现存主要建筑为宋代所建,气势恢弘、香火鼎盛。而潮式建筑屋顶的华丽嵌瓷,使开元寺在庄严肃穆之外多了份秀丽和精致,其中据说有一座建筑屋顶的嵌瓷为明代所嵌,历久沧桑而愈加晶莹光润、缤纷绚丽。我最喜欢的除了开元寺的嵌瓷之外,还有丹墀(俗称天井)之中那两棵粗大的菩提树,其树秾绿茂密、巨冠如盖,其叶光洁不染一丝尘土,让人不由联想六沮慧能的揭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时间心地證明,荣辱皆忘。
潮州牌坊街位于开元寺之侧的太平路,潮州古城牌坊众多曾为全国之冠,且以古城最为繁华的太平路为最,其规模宏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可惜的是,那些旧牌坊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拆除殆尽,太平街上牌坊林立的景观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现牌坊街虽然街风华依旧、游人如织,可惜簇新刺眼,商气盛隆,已不复旧胜诶。
已略黄公祠在市区义安路铁巷头,建于清光绪年间,其建筑机构独特,镶嵌大量石刻画幅,特別是马面坡屋架的镂空双面雕甚为精湛,而屋架梁柱之上的金漆木雕,惟妙惟肖极为雅致,充分运用了潮州木雕特有的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手法,是清代潮州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被誉之为“华南第一精雕木刻”。
龙湖古寨
下午从潮州沿护堤路南行约15公里到龙湖古寨。这是韩江边上的一个古风悠然的潮式古寨。入寨,见其寨内长街逶迤,祠第林立,巷陌纵横,名宅巨祠无数,千年老榕树盘龙错节,多数大宅庭院深深,且全都以姓氏郡望或科第命名,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气息,诸如“江夏旧家”、“进士第”等。而龙湖的书斋也是盛名在外,“江夏家塾”、“高阳家塾”、“梨花吟馆”、“读我书屋”、“抱经舍”等不胜枚举,且有闻名遐迩的龙湖书院。昔日潮州城里的39座牌坊,其中有5座与龙湖出身的士子有关的,而塘湖夏家更是一门三进士,三世科举题名。龙湖寨因历宋至今近千年的历史,寨中还保存着少量线条洗炼的宋式建筑构件,以及大量的风格简约的明式建筑、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南洋装饰风格的侨眷建筑。可谓为古今并存、中西兼有、花样百出,堪称一座潮州民居建筑的博物馆。人谓之:“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
沿着寂寥的千年的石板街道上,我们漫无目的的闲逛着。青瓦粉墙、精離细刻的深宅大院一个接着一个,岁月次第在我们眼前展开,明清的大宅和民国的牌匾,上改的标语和文革的主席像,间或巨大的古榕树在巷头茂盛地伫立着……美好的几乎停滞的时间里,寨中有淳朴的老人主动为我们讲解着村子的历史,在下乍的阳光下,村子静极了,也美极了,除了门前晒太阳聊天的老人,间或有打闹的孩子和几只小狗从身边经过。
完美的告别
游罢,返潮州,过韩江,在“涸溪”之畔食溪鱼,味道绝美,乃为此行美食一项画上完美句号。此次食鱼,还有一个小笑话,高人指点此处有味美之溪鱼,可大快朵颐。我们寻访再三才得到此处,可是有好几家,不知是哪一家,便朝一貌似杂货店的店家走去,问之:“你们这里吃鱼哪家好呀“?戴着眼镜的圆圆胖胖的年轻店家看着我,幽幽地说:“我怎么回答你呀?你又不在我这里吃?”我大惊,忙问:“你这里是饭店吗?”他说:“是呀,吃饭在二楼雅座呀”,我猛然想起高人说找一个在二楼吃饭的饭店才是最好吃的”一句,赶忙说,“那就你家了,我们吃!”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食之,果然好赞,其鱼、鳗、虾、蛤均为韩江之河蛘,其鲜无法言说也,甚至有同志评价为此次美食之最。
餐毕已下午六时许,正式启程离开潮州。向西向西,经汕汾高速、深汕高速一路欢驰。途中经历了油箱警告多时而找不到服务器加油的紧张历程,幸好有惊无险,在惠来服务区加了油,而惠来服务区的“解忧所”也让大家捧腹;在经深汕高速转深惠沿海高速之后的大亚湾时,突然眼前一片璀璨,关不胜收,千万盏灯火映的花光四射,一时间天地晶莹剔透,原来是新竣工不久的惠州石化新城,大家顿时惊呆了,停车驻足,忙拍个不迭,突然一个声音想起:“哥哥们,这里很危险,不能停车呀”!转头一看,一位警察叔叔从警车里朝我们很幽默地喊话,大家一阵惊醒:原来我们停在高速公路边上呀。道谢之后,转身上车,一路凯歌,返回深圳温暖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