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5月19日电 (记者叶超潘晔王钰玢)19日,“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江南山水名城江苏无锡启动,“健康生活,欢乐旅游”成为今年的主题。当日,中国30个省区市旅游行政部门和旅游企业围绕该主题开展近千项活动,并推出7000余项旅游公益惠民措施。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也标志着中国民众旅游观念的悄然嬗变。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带薪假期的普及,使旅游文化逐渐被中国普通民众接受,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80后”王婷从大学开始热爱旅游,已到过黄山、长城、丽江等不少国内知名的景区。从前年开始,每年出国旅游一趟成为她的生活目标之一。
“前年去了东南亚,去年到了日本。今年想到欧洲去旅游一趟,很想去罗马看看欧洲的古代文明,也想去看看英国、法国等工业文明发源的国家。”王婷说,“我和丈夫两人的收入每年都有提高,存钱不如存见识,趁着年轻我们想多走一些地方。”
从1979年邓小平提出把旅游当作一个经济性产业,到2009年底国家确定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扶持,3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从1978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1600亿元,增长504倍。
中国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也给世界各地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带来丰厚收益。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游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增速仍维持在两位数以上。2011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6900万人次。
亚太旅游协会和尼尔森公司的联合研究也显示,2011年赴欧旅游的中国游客每一次旅行平均花费1359美元购物,高于其他国家的旅游者。中国旅客的大量出境游正把中国发展的红利带到国外共享。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年初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4%,达到2.57万亿元;出境旅游人数达7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
“从过去的一季度情况分析,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副司长唐兵说。
以出境游为主要业务的大型旅行社建设国旅促进中心销售总监黎佳介绍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旅行社的出境旅游人数仍在逐年增长。“特别是欧美旅游线路,因为人民币升值拉低了费用,选择欧美游的旅客比例比以前更大。”她说。
据黎佳介绍,超过95%的中国游客都会逛当地的大型百货商场购物。无论是伦敦哈罗德百货、巴黎老佛爷商场,还是日本银座的商店,都能遇到说着中国话的游客。这些世界知名商家不仅配备了可使用“银联卡”的设备,还有说汉语的向导。
喜泰旅行社是一家2007年进入中国市的泰国公司。该公司负责浙江市场的泰国华人赵朴说,公司主要接待从杭州、宁波口岸出发到泰国旅游的游客。喜泰旅行社现在仅浙江市场的接待量已达每月800人,公司在泰国的自有导游团队也从5、6人发展到80多人。“没有中国旅客的泰国游热情,亚洲航空等公司不会开拓航线,更没有泰国旅行社的快速发展。”赵朴说。
唐兵表示,中国旅游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旅游需求较快增长基本趋势不会改变。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中等收入人群规模扩大,旅游发展大众化趋势更为明显,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农民等旅游消费人群快速扩大。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次和出境旅游人次均可达到1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
(叶超潘晔王钰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