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腔肠动物,海蜇呈伞形,在水中漂浮,产于我国沿海各地。海蜇按产地分,有南蜇、东蜇、北蜇等品种。南蜇以、浙江所产最好,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海蛰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一般人群都能吃,具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润肠通便之功效。
中国是最早食用海蛰的国家,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食用海蛰的记载。海蜇皮的吃法很多,凉拌、热炒均可,热菜的典型代表就是福州的“爆脆海蜇皮”了,嫩黄滑亮,清鲜脆爽,很受欢迎哦!凉拌海蜇皮可加的辅料就很多了,如白菜心、鸡丝、金菇、芹菜、萝卜丝等等,就看你的喜好了。不过我最喜欢吃“白海蜇皮”,就是什么都不加的,放在加了酱油、蒜末、白糖的醋汁里蘸着吃,海蜇的脆混合着酸甜中带点辛辣味的汁液,让你的味觉绝对是愉悦的享受。喝粥,下酒时可是很好的小菜哦。
夏秋季是捕捞海蜇的旺季,新鲜的海蛰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所以新鲜海蜇要经过食用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蛰脱水3次,让毒素随水排尽,洗净后再用盐渍。海蛰是不能用白糖腌的,不能久藏。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海蜇皮了,也有的是干货。所以在菜场和超市买来的腌制的海蜇皮要提前2天用清水泡掉海蜇皮里的苦水和盐分,洗干净后切丝用冷开水泡2小时捞起沥干水分,就根据自己的喜欢制作各种美味的海蜇菜了。
海蜇有“海蛰皮”(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和“海蛰头”(伞盖下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市面上海蜇的品种也很多,而且也不局限于沿海城市能买到海蜇了,给大家提供些简单的鉴别方法,希望对大家选购上能有点帮助。
1、色泽鉴别
良质海蜇皮——呈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湿润而有光泽,无明显的红点。
次质海蜇皮——呈灰白色或茶褐色,表面光泽度差。
劣质海蜇皮——表面呈现暗灰色或发黑。
2、脆性鉴别
良质海蜇皮——松脆而有韧性,口嚼时发出响声。
次质海蜇皮——松脆程度差,无韧性。
劣质海蜇皮——质地松酥,易撕开,无脆性和韧性。
3、厚度鉴别
良质海蜇皮——整张厚薄均匀。
次质海蜇皮——厚薄不均匀。
劣质海蜇皮——片张厚薄不匀。
4、形状鉴别
良质海蜇皮——自然圆形,中间无破洞,边缘不破裂。
次质海蜇皮——形状不完整,有破碎现象。
劣质海蜇皮——形状不完整,易破裂。
小贴士:
1、食用凉拌海蛰时应适当放些醋,否则会使海蛰“走味”。
2、有异味者为腐烂变质之品,不可食用。
3、海蛰配木耳,润肠,美肤嫩白,并能降压,长期食用,有益健康。